(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一)导入: 本阶段学习中国民族歌剧选段演唱。这节课来学习民族歌剧《长征》中主要唱段《我的爱人你可听见》,首先我们看一段由阎维文老师演唱的这首咏叹调视频。 观看后请大家回答这首咏叹调的唱段背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的发言及准备资料、谱例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课前预习、熟悉谱例、上课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的学习习惯。) (二)知识讲授与演唱指导 1、《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的唱段分析 《我的爱人你可听见》是剧中彭政委的饰演者阎维文老师演唱的一个经典唱段,该唱段旋律优美、情感真挚,虽然没有用过多华丽的词藻,但却依然能够表达对爱人、对家乡最真挚的思念之情。 这首歌曲一共分为两段,歌曲第一段像是在对自己的爱人诉说着心中的话,展示出中国工农红军细腻的情感,表达对家乡与亲人的爱,正是这份爱支撑着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勇于抗争,给予他们保家卫国、战胜邪恶的决心,以及敢于面对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大大小小的艰难险阻和革命终将胜利的信心。 歌曲第二段仿佛像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红军长征过程中革命先辈在生死存亡关头却依然能够不畏牺牲、敢于对抗反动势力的坚强意志、舍身忘死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向着美好前进奋斗的乐观精神品质。“一路的艰辛意志更坚”这一句歌词就将红军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也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才一步一步的成就了如今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 歌曲结尾“待到云开见日时”象征着伟大革命的胜利,亿万劳苦百姓当家做主。“笑看大地换人间”,用最灿烂的微笑迎接一个新的中国,一个没有压迫、没有侵略、没有杀戮的全新的社会。 2、歌词解析 《我的爱人你可听见》这一唱段是一首典型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一共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 我的爱人你可听见,家乡的歌声飞得多远 日夜思念苦,风霜不觉寒,总感到你就在我身边 大雁南飞,带走我的情,你的爱伴我路漫漫 待到云开见日时,笑看大地换人间 歌词语气平和,满怀爱意的双眼像是在对着自己的爱人诉说着什么,体现了一种“隔空对话”的独特情景,“日夜思念苦,风霜不觉寒”,对爱人、对亲人日日夜夜的思念,让红军战士们忘记了困难,忘记了艰辛,忘记了寒冷。面对艰难险阻,总有一份爱在支撑着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无畏艰难,“大雁南飞”象征着一种爱的寄托,将对家人思念的这份爱寄托给这南飞的大雁,“待到云开见日时”,具有象征意义,“云”代表着伟大革命道路上的一切风险与挑战,“日”象征着光明,象征着胜利。这句话表明了几十万红军战士和亿万万劳苦百姓的共同心愿,伟大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最后“笑看大地换人间”,象征着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苦百姓最终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同时又展现出作者创作的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和艺术效果。 第二乐段: 我的爱人你可看见,一路的艰辛意志更坚 万水千山险,壮怀热血燃,我们的理想永不改变 大雁南飞,带走我的情,你的爱伴我路漫漫 待到云开见日时,笑看大地换人间 像是某种再现,再现了万里长征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又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表明了为夺得革命胜利的红军战士们那一份初心不改,至死不渝的英雄使命。 3、情感表达 《我的爱人你可听见》是一首旋律婉转悠扬,优美流畅的歌曲,歌词简单,却将战士们对家乡和亲人的爱与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体现出红军战士们不畏牺牲、百折不挠、永不退缩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还体现了红军战士们对夺取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迫切向往。在演唱第一乐段时,语气要略微平和一些,眼中饱含着爱意与思念,向爱人诉说着心中的话,“日夜思念苦,风霜不觉寒”,只要心里有着这份思念,哪怕身在异乡,哪怕饱经风霜,也不会觉得苦和累。 在演唱第二乐段时要表达出比第一遍更加深刻的情感,情绪要更加激昂一些,眼神要更加坚定一些,与第一月端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对比,“万水千山险,壮怀热血燃”,红军战士将热血和青春无偿地投入到保卫人民的战斗中,不畏牺牲,勇于抗争的红军精神时刻流淌在红军战士的血液中。 讨论: (1)歌曲的两个唱段在演唱处理上有何不同之处? (2)你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4、艺术特征分析 《我的爱人你可听见》是一首降D宫系统的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节拍为4/4拍。 全曲速度为行板,演唱时速度应该控制在中速,旋律优美动听,极富歌唱性。 全曲包括前奏(1~4小节)、第一乐段(5~12小节)、第二乐段(13~20小节)。 前奏:由4个小节构成,又可分为2+2的周期性结构组合,为综合性引子,主题材料的先现,旋律优美动听,引人入胜,调性为降A徵(加清角)。引子最后旋律逐渐上行,为主题材料的出现做情绪上的准备。
 第一乐段:由二个乐句按起承转合关系构成的方整性结构,是具有收拢性和稳定性的转调乐段。第一乐句(5~8):调性为降e商(加变宫),“我的爱人”“你可听见”各占一小节,并且最后都伴随有长音,后半句一气呵成,构成1+1+2综合结构组合,配合4/4拍的节拍律动,更加增强旋律的情感起伏,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呈平行关系,为同头异尾的关系,调性为降e商(加变宫)。
 第二乐段:引入新材料,与前面材料构成鲜明的对比,由两个乐句按平行关系构成的方整性结构,具有收拢性的转调乐段,第一乐句调性为降e商,旋律整体处于高声区,情绪到达全曲高潮。第二乐句调性为降D宫,调性回归到原本的调性构成调性上的起承转合,最后旋律下行,情绪缓和。 乐段结束紧接着一个两小节的间奏(21~22)调性为降A徵,随后歌曲从头反复一遍,旋律无变化,歌词做一定改变,前后构成对比,最后一个乐句做一定改变之后做了一个补充,调性回归到降 D 宫,完满结束,也是全曲最后一个高潮点,该唱段没有尾声,最后以长音结束。 5、总结: 《我的爱人你可听见》是歌剧《长征》中的一段咏叹调,旋律优美、情感真挚,看似一段简简单单的夫妻之间的隔空对话,实则是以一种夫妻之间的小爱映照出民族与国家的大爱,引发人们深思。 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置身其中去感悟、去领会这其中的意境,将红军战士们伟大的抗争精神和红军精神以演唱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在倾听时,观众们需要提前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仿佛置身其中,以最真挚的情感去感悟革命先烈们为夺取革命胜利、建设美好家园,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捍卫祖国和平的伟大革命精神。 二、取得成效 本讲对民族歌剧《长征》中的咏叹调《我的爱人你可听见》唱段、人物特点、艺术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分析过程中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作品中人物的人格境界为依托,阐释胸怀祖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红军精神。 让红军精神成为新时代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发扬的光荣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让爱国主义在学生的心中“既能顶天又可立地”。增强学生们投身专业研究的使命感,把爱国精神转化成为国奉献的实践行动。 三、教学反思 在学习一首作品时要借助音乐学、历史学、舞蹈学、文学、社会学、美术学、哲学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作品和资料进行多维度解读与剖析,对其艺术特征、表演特征及它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所引发的思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不能只局限于发声学习,在声乐的学习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的同时,学会善于思考,博取众长。养成演唱实践与理论研究相互促进的学习习惯。 教师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挖掘好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