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一)问题讨论,引入实验 1.结合线上预习要求,设疑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带领学生自然走进实验教学。 (1)我们在理论课中所学习的空气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此公式的是如何推导的(2)本实验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思政要素:鼓励学生分清主要矛盾,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2.利用本实验课题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过程中,可测得的较稳定的物理量,从而引出实验原理的讲解。 (1)本实验的题目是“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大家考虑实验内容3打开活塞C2放气时,当听到放气声结束应迅速关闭活塞,提早或推迟关闭活塞C2,都将影响实验要求,引入误差。 (2)提早或推迟关闭活塞C2,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思政要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物理实际问题相结合推演出比热容比与压强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思政要素:激励学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实验原理 由绝热过程方程得
(1) 由气体状态方程得
(2) 合并式(1)、(2),消去
、
得
(3) 由式(3)可以看出,只要测得
、
、
就可求得空气的
。 (二)学生实验操作过程: (思政要素:在实验操作、数据采集过程中,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协同合作、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实验总结过程: (思政要素:通过对所测实验数据的计算处理,将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取得成效 首先在知识层面,通过本实验的教学,是学生加深了理论知识了理解。强化了百分差的计算方法和正确表示测量结果。 其次在能力层面,通过本实验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报考撰写能力等。 最后在思政层面,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能够根据实验的不用操作总结出产生误差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反思 1.若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并进行比较,更有利于学生实验眼界、实验思路的拓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对于同一设备,不用的数据范围和不同的操作情况,对实验精度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数据处理及百分差的理解。 3.本实验需要运用高等数学演绎、推导实验原理成为学习难点,影响了对实验原理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