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本次课程讲解的脉络框架,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一道小学语文题来导入,用关联词来联接四个句子,让学生对复句组成中的逻辑意义具有直观性认识。
(二)讲授新课
1.对比分析“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我知道,他学习很努力。”,界定复句。
2.强化学生对复句定义的掌握,对比判断“陈琳晋级,父母高兴。”“陈琳晋级,已成事实。”“我不主张,陈琳晋级。”是单句还是复句,并说明原因。
3.通过实例明确分句可以由主谓结构和非主谓结构两种情况构成。
4.明确复句与停顿的关系:复句通常中间有停顿,但不是有停顿的句子就是复句(能举出反例)。
5.明确复句与关联词语的关系:复句通常具有关联词语,但不是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一定是复句(能举出反例)。
6.复句与单句的区分要点:复句有停顿,且停顿的前后部分间不具有句法成分关系。
(三)随堂练习
判断以下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为什么?
1.让山区的孩子都念上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2.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3.经理还没有决定到底是你去,还是他去。
4.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充满了阳光。
5.蓝天,白云,一只孤雁。
6.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任务。
(四)要点总结
现代汉语复句和单句区分的关键:复句有停顿,且停顿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有句法结构关系(通常为主谓、动宾、状中关系等)。
(五)课后作业
通过本次课程学习,让学生在课后梳理学习要点,并进行拓展延伸:提取出自己所喜欢的一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1000字左右(完整的段落),分析其中的句子属于单句还是复句。
二、取得成效
导入新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他们在已经学习了汉语词类、短语结构、句法成分和单句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思考与探究复句与单句的根本性区别。
讲授新课主要通过对层层设疑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及深入思考,并注重复句部分知识体系和前面所学知识的系联性,构建语法知识网络。
随堂练习部分的设置可以让学生“趁热打铁”,及时巩固所学新知,通过不同特点的句子来全面考查并强化学生对复句识别的能力。
要点总结部分的设置可以有效提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过程精炼出判别复句的核心要义。
课后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在真实语料中实践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点。
三、教学反思
(一)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教学与科研不应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些科研成果可以用来使教学内容更前沿;而教学成果也可以从应用价值等方面提升科研的实践意义。
(二)语言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第一,复句本身就是展现构成分句间逻辑意义的句子,通过正确使用关联词、揣摩其中的表达效果,可以在提高学生们阅读、写作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对真、善、美的感知,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通过对复句特点的梳理与逐层深入的对比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向、反向)及脉络、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能够具有全局观,这种思辨意识对其日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进而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