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l 课前的线上教学环节
在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发布本节课所要学习知识点的背景资料,包括视频及讲义,要求学生提前学习。收集并整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l 课程回顾(1分钟)
上节课的知识回顾:1、理解计算机系统及其结构;2、了解计算机硬件;3、理解指令的执行;4、理解中断的基本含义和流程。由上节课知识引入本节课知识点。
l 问题提出(新知识点导入)(3分钟)
为什么要有操作系统?从其存在的意义来看,确定其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l 新知识点讲解(10分钟)
(1)操作系统的定义
①操作系统的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②操作系统的作用;
③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④具体定义,从不同观察者的角度阐述。
l 课堂测试(3分钟)
课堂线上测试,发布事先准备好的测试内容,要求学生限时作答,是对学生上一阶段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
l 点评(1分钟)
对学生课堂测试结果进行现场点评。
l 新知识点讲解(20分)
(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微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l 师生互动过程(30分钟)
针对之前讲过的知识点,进行提问、答疑。
l 教师讲解内容(10分钟)
对上一阶段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解释和答疑。
l 点评、归纳与总结(5分钟)
对该部分知识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归纳与总结。
l 布置作业和预习内容(3分钟)
在学习通针对本次课讲授的学习内容,组织并发布针对性的课后作业题。通知,发布有关下一次课程需要预习的内容。
二、取得成效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课程学科的相应知识,而且在思想政治修养和水平方面得到了提高。
学生完成了对应的课程思政作业。
三、教学反思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思政内容之间比例、重心、授课所占时间等方面,仍然存在失调等现象,需要时刻把握上课讨论环节的节奏,使得教学进度与期初授课计划向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