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成果示范     政策文件     资源库     下载中心 
1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于艳春:旅游英语

22/11/14 14:15:58  点击:[]

         

哈尔滨学院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名称:旅游英语  

授课教师:于艳春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选修  

案例个数:3  


案例1:介绍旅游英语课程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旅游英语        

授课教师/职称        

于艳春/讲师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        

课程性质        

¨必修  þ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2/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全校各专业/80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了解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熟悉旅游的种类及目的;掌握出国旅游的准备工作;能够用英语表述旅游的意义。        

         

思政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家国情怀、自身修养;增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案例教学        

内容        

1旅游者的类型;        

2旅游的种类        

3学习旅游英语的目的;        

4出国旅游的准备工作        

5旅游的意义        

思政要素        

切入点        

在谈及孔子学院时,通过对孔子及我国经典古籍的介绍,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将修德诚信、爱党爱国教育融入旅游英语课程入门介绍中。        

教学策略        

讨论教学/混合式教学        

   

三、案例实施  

一、实施过程        

(一)话题导入        

老师提出问题你是否出国旅游过或者在旅游时有过和外国人交流的经历?引出旅游话题。通过分享自己与外国友人的交流经历,老师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        

(二)课程内容介绍        

1.整体感知,了解旅游英语课程        

提问1:本门课程关注点是什么?        

教师明确:本门课程的关注点是旅游者,并介绍旅游者的类型。        

小组讨论1:旅游有哪些类型?        

教师明确:旅游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依据,强调旅游中不但要有环境保护意识,更要注重自身安全。比如,互助游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互助方及目的地都要有一定的认识。        

提问2:为什么要学习本门课?本门课学什么?        

教师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提高英语水平,便于出国游时的沟通和交流;二是为来到我们国家的外国友人提供帮助。同时,讲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成果,并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融入到课堂中来,增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意识。本门课程主要介绍旅游业“行、住、吃、游、购、娱”六大方面实用英语,使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一些常识,掌握旅游中涉及到的一般英语表达方式,能用地道口语进行日常简单交流,并能用英语进行笔头表达;在拓宽人文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了解世界并学会与人沟通。        

2.周密计划,熟悉准备工作        

小组讨论2:计划出国旅游时,需要做哪些准备?        

教师明确:除护照和签证外,出国旅游前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准备,比如:确定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兑换外币,携带旅游必备物品、必备衣物、沟通设备,了解目的地风俗习惯、禁忌、气候、消费水平,等等。        

                                                           

3.拓展延伸,借测试促育人        

提问3:TOEFL, IELTS, GRE, GMAT, LSAT, SAT, ACT, ALEVEL, BEC, TOEIC, CET, TEM,上述所列测试你了解吗?        

教师明确:讲述所列测试内容后,引入孔子学院的介绍。通过对孔子及我国经典古籍的介绍,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将修德诚信、爱党爱国教育融入进来。        

(三)课程巩固        

老师布置课后学习任务,一是观看影片《孔子》,思考孔子思想在我国教育中的贡献。二是查阅资料,线上讨论旅游计划中可能包含的内容。        

                                         

二、取得成效        

本次课取得了一定效果,较好地实现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首先,本次课的问题导入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能够畅所欲言,较好地将同学们带进了课堂。其次,在课程介绍部分,通过BBC听力文本的介绍,学生既锻炼了听力,又了解了互助游的相关知识。再次,对学习本门课程原因的思考,明确了学生们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利于学习的有效进行。特别是“中国梦”的引入,使同学们在提高英文水平的同时,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此外,通过对孔子学院的介绍,同学们在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的同时,体会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了文化自信,激发了爱国热情。        

三、教学反思        

本次课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的教学任务。实施中,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交流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尚不能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英语语言基础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在讨论或思考问题时,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英语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        

           

         

         

         

         

   

   

案例2:住宿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旅游英语        

授课教师/职称        

于艳春/讲师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        

课程性质        

¨必修  þ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2/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全校各专业/64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了解酒店类型及相关信息;能够运用英语常用句式,在境外预订酒店、办理酒店入住时,进行交流;能够正确填写酒店入住卡。        

         

思政育人目标: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作好自我防护;加深学生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认识,提高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案例教学        

内容        

1酒店类型及相关信息;        

2预订酒店;        

3办理入住;        

4入住酒店。        

思政要素        

切入点        

通过学生对电影片段中两个女孩行为的讨论,将学生安全教育及自我防护意识问题以及学生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问题融入进课程中。        

         

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教学        

   

三、案例实施  

一、实施过程        

课前:学生观看老师上传至学习通平台的酒店介绍微视频及酒店分级和常见酒店类型的阅读材料,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课中:教师通过个人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模式,使学生领悟并活用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同时,在案例教学中,作到与时俱进,将中国精神和国际视野扩展的思考有机融合。        

(一)复习已学知识        

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乘坐交通工具时的常用英语表达方式,然后,学生进行情景对话演练。        

(二)话题导入        

老师展示几张不同条件酒店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认为旅游时住宿问题重要吗?引出旅游住宿的话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或者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课程内容介绍        

1.文化知识输入        

翻转:学生总结酒店的分级标准及常见的酒店类型,并对hotel, inn, motel, hostel, B&B,apartment hotel,service apartment进行对比描述。老师补充说明如果住在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公寓B&B,不但有更多的机会和当地居民沟通交流,近距离地了解当地风俗习惯,还能品尝到正宗的当地饮食。        

小组讨论1:如何选择适合的酒店入住?        

教师明确:选择酒店入住需要考虑几点:安全、整洁、便利、经济、连锁。        

2.旅游英语知识输入        

1)预订酒店        

老师首先介绍几种预订方式:在酒店网站上预订、打电话预订或面对面预订等,然后,展示预订酒店的实景对话,强调其中的重要句式,并列出常用相关表达方式及词汇。通过播放听力对话,带领学生理解记忆,巩固英语表达的应用。如:Do you have any vacancies tonight? Could you give me a discount if I stay for three nights? 等。        

2)办理入住        

老师带领学生阅读对话,熟悉入住卡的填写,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记忆相关词汇,如:reception,elevator,emergence exit等。        

3.安全知识输入        

小组讨论2:(播放电影《飓风营救》的片段后)你赞同电影中两个女孩的做法吗?        

教师明确:无论何时,安全第一。强调学生要提高安全意识,作好自我防护。并由此引申出对学生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加深学生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认识,提高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小组讨论3:入住酒店后,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明确:办理酒店入住后,一要了解酒店安全须知,熟悉酒店的消防安全示意图、酒店的紧急出口位置、安全楼梯的位置及安全转移的路线;二要将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好,或存放于酒店服务总台保险柜;三是不要将自己住宿的酒店、房间随便告诉陌生人,出入房间要锁好门,睡觉前注意房门窗是否关好;四是如遇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慌张,要镇定,及时和前台取得联系,直至寻求到帮助。        

(四)课程巩固        

老师布置课后学习任务,一是角色扮演,练习境外预订酒店或酒店入住后遇到问题与酒店服务人员进行沟通协商。二是阅读两则在国外酒店发生意外的新闻报道,思考遇到危险的应急措施以及如何做好防范。        

二、取得成效        

本次课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体现的几个亮点:首先,导入部分的问题较贴合学生实际,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较易回答,有助于练习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另外,在入住酒店部分,老师对入住酒店安全事项的阐述及强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对由此引申出的学生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此外,使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总结与整理,有助于学生系统而高效地掌握课堂所传授的知识。        

三、教学反思        

本次课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的教学任务。实施中,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教学中也发现,有些学生没能清晰掌握一些英语词汇的涵义,比如将double room和twin room弄混淆,这在生活中同样会引起一些麻烦。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进行比较式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表达。        

         

案例3:观光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旅游英语        

授课教师/职称        

于艳春/讲师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        

课程性质        

¨必修  þ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2/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全校各专业/64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了解国内一些旅游景点相关信息;理解旅游英语宣传材料的中心大意及内容要旨;掌握旅游英语宣传材料中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能听懂并且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英语题材文章,能看懂英文介绍的景点信息并对此进行简单讨论。        

         

思政育人目标: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案例教学        

内容        

1旅游景点介绍;        

2旅游宣传。        

         

思政要素        

切入点        

通过中国旅游景点的介绍以及小组汇报的准备及展示,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及中国故事融入到课程中。        

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教学        

三、案例实施  

一、实施过程        

课前:学生阅读老师上传至学习通平台的旅游景点介绍材料,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课中:教师通过个人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模式,使学生领悟并活用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同时,在案例教学中,作到与时俱进,将中国精神和国际视野扩展的思考有机融合。        

(一)复习已学知识        

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复习购物时讨价还价及结账时的常用英语表达方式,然后,学生进行情景对话演练。        

(二)话题导入        

老师展示几张图片,学生说出相关的地点,并用英语作简要介绍。        

                                                           

(三)课程内容介绍        

1.著名中国旅游景点介绍        

1)长城        

翻转1: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材料介绍长城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老师播放相关音频,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后,老师总结说明长城的意义。        

2)故宫        

翻转2: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的故宫介绍材料,回答老师列出的问题。之后,结合填空和听力练习,探讨故宫的文化内涵及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小组汇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针对选定的景点对其历史、现状、文化、作用等内容进行介绍,并制作PPT,课上进行小组汇报。学生汇报的部分内容如下:        

                                         

                                         

                                         

(四)课程巩固        

老师布置课后学习任务,一是角色扮演,练习境外预订酒店或酒店入住后遇到问题与酒店服务人员进行沟通协商。二是阅读两则在国外酒店发生意外的新闻报道,思考遇到危险的应急措施以及如何做好防范。        

二、取得成效        

本次课取得了一定效果,较好地实现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小组汇报教学环节,通过PPT制作和课程汇报,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最直观的感受,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搜索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有些学生还解锁了制作PPT的新技能。在了解中国故事的基础上,学生真正做到了传播中国声音。在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教学反思        

本次课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的教学任务。实施中,学生能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小组汇报是自己真实的旅游经历,比如,在对马蹄寺的介绍中,照片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切身的体验使得学生在汇报时充满自信,倾听的同学们也更加关注。走出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人类的伟大是旅游英语课程的终极目标。不过,如果限于条件暂时无法成行,我们要记得“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去读书吧,用书籍丰富我们的思想,用知识开启我们的智慧,用智慧点亮我们的人生!        

         

         

         

   

关闭

上一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孙婕:美国国家社会与文化 下一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韩志平:高级俄语课程思政

快速导航 |  哈尔滨学院  

版权所有:哈尔滨学院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