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一)视频点题,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视频:《万名民众自发赴韶山,纪念毛泽东诞辰127周年》,导入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导语设计:毛主席生前受到亿万人民衷心爱戴,身后引来不竭的追思。在当前较为理性的社会氛围中,世人对于毛主席的服从与崇敬,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曾经身居要职,拥有权力?或者是因为他独特的个性魅力?显然都不全是。我们对于毛主席的敬仰,更多是在于其领袖权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主要利用课堂讲授的方法,以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特对合法性的界定,让学生认识到合法性由于获得了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而具备正当性。这样就顺利解答学生之前的疑问。而正当性的存在使得权威比权力在成本、效果方面更具优势,由此也解答了权力何以必须转型为权威。】
权力转化为权威:合法性的生成
如何才能给行政权力穿上合法性外衣,使权力转变为权威,这就涉及到合法性的生成机理。
一般认为,合法性的生成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合法律性。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针对抽象的合利益性概念,除了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合利益性之外,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权为民所赋,权必须为民所用”权力观,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国家权力以增进国民公共利益为标准的价值导向。随后,会展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的视频短片,带领学生突破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污名化宣传的舆论陷阱。】
条件三:合道德性
(展示合道德性的定义)合道德性是指政治体系的运作必须合乎一定社会伦理,特别是政治道德的要求。合道德性既要求执政者顺应公共的道德追求,又要求国家政权遵守国际道义基本要求。(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物的道德形象,明白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获得大众认同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当党执政者身上具备了社会普遍欣赏的品质、性格时,这些直观、形象、极具感召力的因素就很容易引发大众对政权的心理认同,从而有利于合法性的生成。
同样的道理,在国际政治中,国际社会对于一国的信任也与这个国家的道义水平直接相关。(利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较高的道义水平)如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一支 8000 人的维和待命部队。中国主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承担国际责任,背后的动机在于提升中国外交的道义水平,这是赢得其他国家认可与尊重的心理基础。
总结合法性生成的三个条件,我们发现合法性是对谁提出要求?是拥有权力的统治者还是民众。对是统治者,恰恰是统治者按照合法性的要求,努力建设一种让民众满意或者基本满意的政治状态,这样才能收获民众的自愿服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