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过程
思政教学课程内容融合在课程开始阶段(1-2)、中期阶段(3)以及课程最后阶段(4),结合教学环节、专业知识、项目实践进行讲解与评价,潜移默化的植入思政教育。
植物景观是建设绿色中国、生态城市、美丽乡村的基础,庭院设计课程中生态式庭院部分的知识讲解对于提升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坚定学生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和创造者的理想信念,对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人民对美好绿色环境的向往都具有重大意义。
1.在讲解专业课程内容及要求的过程中,通过欣赏绿色生态庭院的设计案 例,始终把对于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设计观念灌输在每个课程项目教学中,引导学生作为设计师,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尊重自然、生态环保,追求质朴与意境的艺术审美思维,能够采用合理的配置方式,体现植物材料的艺术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提升审美视觉感受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通过讲解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案例,强调学生在设计项目时也要考虑到项目施工的生态环保,要运用绿色环保材料及新的工艺和方法。从观念构成到设计、施工,直至最后拆除报废的全过程应遵循绿色低碳的理念,注重场所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造园要素、景观小品与场地的合理配置。
3.学生在设计方案时结合设计地块的地形、地貌、植被等客观存在的生态情况完成项目设计作品。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尊重自然,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甲方的需求。
4.设计成果须将传统文化、植物精神、生态发展融入项目设计中,使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传承中国精神,打造“文化+精神+生活”绿色发展设计理念。
二、取得成效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课程中讲解“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注重“绿色生态设计,留住青山绿水”的设计思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植入到学生今后的设计工作中。
三、教学反思
1.提升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总结回顾的自主能动性。
2.丰富与时代需求契合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品案例或代表人物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