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本节课程采用BOPPPS——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有效教学模式。
1. 导入:(3分钟)
(1)展示两幅图片(冰天雪地、东北秧歌),让学生判断图片所展示的地域。根据图片中的冰雪环境和学生可以猜出是东北地区。
(2)提问:让学生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东北人的性格,激发学生对本节课
程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目标:(2分钟)
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课程进行中能够根据目标有针对性的思考、分析与记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 前测:(5分钟)
播放三首民歌,请同学听辨哪首是东北民歌?并说出原因。
通过前测,学生自主性提出东北民间音乐的特点,对本节课成的主要内容产生了思考。教师联系导入部分图片的内容,提出自然、社会环境、语言等方面因素对音乐地域性特征的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音乐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语言环境有密切关系。
4. 参与式学习:(70分钟)
(1)东北民歌(40分钟)
①民歌的界定
教师提出问题民歌的定义是什么?——学生思考——教师讲解
②民歌的分类——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体裁)
③东北民歌的特点
音乐特点《摇篮曲》
风格特点《瞧情郎》
唱词特点《反对花》
教师通过视频欣赏和范唱诠释音乐作品,教唱《瞧情郎》,实践训练。
(2)东北抗联歌曲(30分钟)
①东北抗联历史背景
②东北抗联英雄事迹
②抗联歌曲《露营之歌》、《东北抗联》
总结抗联精神: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怕牺牲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5. 后测:(5分钟)
(1)听辨东北民歌
(2)思考: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抗联精神给你的启示。
6.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东北民歌的艺术特征,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意义,延伸至当前的国家形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新冠病毒疫情,鼓励学生面对特殊时期的学习生活发扬抗联精神,勇赴国难、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给予学生亲切的人文关怀,传递学校、老师对他们的惦念和关爱,播放由我院教师在抗疫期间创作的歌曲《孩子,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二、取得成效
1.立足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通过本节课,学生顺利的完成了计划实施的课程教学目标,知识掌握程度良好。有效达成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对东北音乐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建立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坚定了民族文化自信。
2. 结合理论实践提升文化传承能力
通过欣赏与学唱,学生从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到对音乐作品的掌握,能够对作品演唱并熟记于心,具有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能力;
3. 借助音乐作品弘扬中国革命精神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将东北抗联音乐融入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抗联歌曲,了解东北抗联历史及抗联精神,对国情、党情、民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4. 融入人文关怀培育立德树人根本
结合当前全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现实局面,给学生欣赏本院教师创作的原创歌曲《孩子,你是我最牵挂的人》,表达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抗联精神的主旨植根到学生思想深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三、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师范专业的特点,可融入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如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授课讲解,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有效提升其今后就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2.丰富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更加生动自然、环环相扣。
3.课程思政内容映射点与课程知识点结合有一定的贴合度,仍需进一步挖掘二者之间基于共同教育目标导向的契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