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成果示范     政策文件     资源库     下载中心 
1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张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22/11/14 14:56:21  点击:[]

 

哈尔滨学院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名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授课教师:张媛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案例个数:3  


案例2:东北音乐文化之旅——二人转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东北音乐文化之旅——二人转        

授课教师/职称        

张媛/讲师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        

þ必修  ¨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2/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音乐学专业2020-1、2  41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        

1.认知东北二人转的文化背景以及基本特征;        

2.能够听辨并演唱东北二人转代表作品;        

3.掌握二人转表演形式、艺术特征、表现手法、代表人物等;        

4.能够理解二人转的社会价值。        

思政育人目标:        

1.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2.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3.多元化的表演形式,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案例教学        

内容        

1. 走唱类说唱的基本特点;        

2. 东北二人转的历史发展背景;        

3. 东北二人转的音乐特点、表演形式、表现手法、代表人物;        

4. 东北二人转代表性唱段《一轮明月照西厢》、《观花》等作品赏析与学唱;        

5. 东北二人转的文化价值。        

思政要素        

切入点        

1. 通过对东北二人转发展背景、艺术特征、代表唱段的介绍,            

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2. 鉴赏作品的同时,融入模唱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传承音乐文        

化的能力;        

3. 探究说唱音乐表演形式的内涵思想,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体现了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4. 二人转表演中唱、说、舞的多元融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        

“尚和合、求大同”的表现          

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  以代表性唱段为案例进行分析。        

演示教学:  教师示范演唱,在教学中更加立体化的呈现作品。        

混合式教学:讲授结合超星学习通课堂小测、课下资料学习及提交作业等环节。        

三、案例实施  

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本节课程采用BOPPPS——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有效教学模式。        

                         

         

1. 导入:(3分钟)        

         

(1)展示图片(二人转表演),让学生判断图片上展现的是什么表演。        

(2)提问:二人转,几个人转?学生回答两个人,设悬念,暂时不予解        

            答,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可以揭晓答案,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学             习兴趣。        

         

2. 学习目标:(2分钟)        

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课程进行中能够根据目标有针对性的思考、分析与记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 前测:(5分钟)        

播放二人转唱段片段,请同学总结二人转的音乐与表演风格特点。        

通过前测,学生自主性提出二人转的一些特点,对本节课成的主要内容产生了思考。教师提出自然、社会环境、语言等方面因素对音乐地域性特征的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音乐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语言环境有密切关系。        

         

4. 参与式学习:(70分钟)        

         

1)二人转的发展背景(10分钟)        

         

2)二人转的艺术特征(50分钟)        

     音乐——唱腔、曲牌(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唱)          

     通过欣赏二人转代表性唱段,教师示范,学生学唱,体验二人转的唱腔与音乐风格,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表演形式——单、双、群、戏(教师讲解+视频欣赏)        

提出思政结合点:演员与观众的互动——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表现手法——唱、说、做、舞、绝(视频欣赏+学生讨论发言)        

提出思政结合点:多元化表现手法——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代表人物及曲目(10分钟)        

         

5. 后测:(5分钟)        

         

(1)东北二人转的特点有哪些?俗文化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2)思考:如何理解二人转的表演中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分析走唱类的          

表演形式受大众欢迎的原因。        

         

6.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东北二人转的表演形式、表现手法;课程思政结合点。        

         

二、取得成效        

         

1.立足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通过本节课,学生顺利的完成了计划实施的课程教学目标,知识掌握程度良好。有效达成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对东北音乐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建立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坚定了民族文化自信。        

         

2. 结合理论实践提升文化传承能力        

通过欣赏与学唱,学生从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到对音乐作品的掌握,能够对作品演唱并熟记于心,具有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能力;        

         

3. 借助音乐作品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师范专业的特点,可融入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如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授课讲解,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有效提升其今后就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2.丰富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更加生动自然、环环相扣。        

         

3.课程思政内容映射点与课程知识点结合有一定的贴合度,仍需进一步挖掘二者之间基于共同教育目标导向的契合点。        

         

         

         

         

         

         

   

关闭

上一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赵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下一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张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快速导航 |  哈尔滨学院  

版权所有:哈尔滨学院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