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民歌体裁之一劳动号子,就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合,领唱者就是劳动的指挥者。在艰苦的集体劳动中,不允许个人的犹豫和畏缩,只有坚毅、勇敢、齐心合力,才能战胜困难,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表现出他们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例如,搬运号子《哈腰挂》,就是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工程号子中的《打硪号子》,硪是砸地基或打桩子,表现出领唱者不仅在组织劳动,而且时刻注意着各位劳动者的情绪,时而热情鼓动,时而善意打趣,调动劳动者情绪,协作性较强;在船渔号子中,由于船务劳动内容多样,江上、海上的水路和气候情况多变,为配合这些复杂情况而歌唱的称为船渔号子,《川江船夫号子》这首歌中就可以体会到当时的激烈和悲壮,他们在惊涛骇浪中凝聚群体的力量,以生命与风暴搏斗的呐喊,在死神的威胁面前决不屈服的抗争。
二、取得成效
通过“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通过视频资料学习,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劳动号子具有口头性和集体性,凝结着劳动人民集体智慧,自发的口头创作,自然生产条件、地理气候、社会变迁、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性格气质的差异,音乐充分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有人民性,对劳动的歌颂,音乐表现出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
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体会在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感受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掌握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
三、教学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打破教师“教学为中心”,构建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得理念,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在理论层面掌握了劳动号子的种类及特点,通过探究式、虚拟实境和群组学习法,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根据本次课程“劳动号子”的内容,学生分组讨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同时感受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2、加强直观,创设情境
学生自创劳动场景,体会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例如抬钢琴、清雪、播种情景的、拖拽重物等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集合体,从多方面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
3、 需要改进的问题:适当增加学习效果评价“以评价引领学习,促进学习”的效果,鼓励他们参与音乐实践学习,这样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根植在中国人内心,影响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