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成果示范     政策文件     资源库     下载中心 
1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吕爽:中小学歌曲弹唱

22/11/14 14:58:17  点击:[]

 

哈尔滨学院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名称:中小学歌曲弹唱  

授课教师:吕爽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案例个数:6  


案例目录  

   

案例1:祖国祖国我们爱你……………………………1  

案例2:大海啊,故乡…………………………………5  

案例3:长江之歌……………………………………10  

案例4:游子吟………………………………………13  

案例5:今天是你的生日……………………………17  

案例6:露营之歌……………………………………21  

   

   

   


案例1: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小学歌曲弹唱        

授课教师/职称        

吕爽/副教授  崔康旭/讲师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        

课程性质        

þ必修  ¨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1/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音乐学2019/2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通过对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学习,学会用自然的声音进行弹唱,并掌握装饰音在歌曲中的弹唱方式。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案例教学        

内容        

1.为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编配适合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        

2.引导学生掌握该歌曲中各种装饰音的弹唱方法。        

3.用自然的声音弹唱歌曲,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思政要素        

切入点        

通过弹唱歌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将这种爱国情绪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传递给中小学生。        

         

教学策略        

讨论教学、混合式教学。        

   

三、案例实施    

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1.导入:提问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包括慕课视频学习、自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中解决问题。        

  2.发声练习,学生完整弹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跳音练习:注意快速唤气        

                         

  3.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找出课前预习及弹唱中的问题,并讲解示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位同学分别指出同组另一名同学弹唱中的优缺点,并试着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中的爱国之情。用拟人化的歌词,来抒发情感,表达对祖国的赞美。        

  2)注意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的弹奏,并与歌曲整体融为一体。        

  3)歌曲中装饰音的奏法。        

4)为歌曲编配适当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        

5)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小学生注意歌曲的演唱情绪,体会爱国之情。        

  4.学生根据教师讲解与示范进行练习,教师重点示范装饰音部分,用对比演奏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正确的奏法。        

  5.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二、取得成效        

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找到答案,对歌曲中的重难点及时了解,学会编配、带情感的弹唱该作品,并知晓在中小学教学中该歌曲应注意和需解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在小学课堂教学并弹唱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学,学生学会了有感情地弹唱该作品,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找到自身问题后,留给学生的练习时间较少,没有充足的实践的在课堂上完整弹唱,生生互动较少。        

中小学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总体流程:        

                         


案例2:大海啊,故乡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小学歌曲弹唱        

授课教师/职称        

吕爽/副教授  张宇/副教授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        

课程性质        

þ必修  ¨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1/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音乐学2019/2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通过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学习,学会用亲切的声音进行弹唱,并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弹唱方式,学会首调唱名法在弹唱及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案例教学        

内容        

1.通过对慕课的自学,能够为歌曲《大海啊,故乡》编配适合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        

2.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编配方法,混合拍子在歌曲中的运用。        

3.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弹唱歌曲。        

思政要素        

切入点        

通过弹唱来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了解词曲作者王立平先生对我国音乐事业的贡献,特别是为古典名著创作的音乐作品。        

         

教学策略        

讨论教学、混合式教学。        

   

三、案例实施  

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1.导入:提问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包括慕课视频学习、对词曲作者王立平的了解、自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中解决。        

         

                         

学生课前自主练习        

         

                         

课堂教学        

         

                         

教师示范弹唱        

         

  2.发声练习,学生完整弹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连音练习:注意气息连贯、均匀        

                         

         

  3.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找出课前预习及弹唱中的问题,并讲解示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位同学分别指出同组另一名同学弹唱中的优缺点,并试着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初步弹唱歌曲,体会歌曲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注意歌曲各段落之间运用伴奏来烘托气氛。        

  3)歌曲中变换拍子的奏法。        

4)为歌曲编配适当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        

                         

教师指导弹唱        

(5)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首调唱名法进行教学,也可以运用科尔文手势进行教学。        

                         

         

  4.学生根据教师讲解与示范进行练习,教师重点示范各段落之间的对比弹唱,找到最适合的弹唱方法。        

  5.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二、取得成效        

    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弹唱该作品并了解作者的优秀代表作品,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首调唱名法和科尔文手势进行教学,深切体会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学,学生基本掌握3/4拍复杂歌曲的弹唱,运用多种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掌握混合拍子的弹唱,运用首调唱名法在中小学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故乡的思念,但对于歌曲的细节处理稍欠缺。        


案例3:长江之歌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小学歌曲弹唱        

授课教师/职称        

吕爽/副教授  康凤伟/中学高级教师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        

课程性质        

þ必修  ¨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1/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音乐学2019/37人(校校共建授课)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通过对聘请中学教师进行校校共建学时的教学,学习歌曲《长江之歌》,学会用饱满的声音进行弹唱,并掌握三段体曲中的编配及弹唱方式,并学习中学教师在中学教学的实践经验。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案例教学        

内容        

1.通过对课前自主学习,观看大型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能够为歌曲《长江之歌》编配适合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        

2.引导学生掌握该歌曲中三段体歌曲的编配及弹唱方法。        

3.用饱满的声音弹唱歌曲。        

思政要素        

切入点        

通过弹唱及观看大型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来激发学生的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并将这种赞美之情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传递给中小学生。        

         

教学策略        

讨论教学、混合式教学。        

   

三、案例实施  

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1.导入:提问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对作品的了解程度,自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中解决问题。        

  2.发声练习,学生完整弹唱歌曲《长江之歌》。        

1)集体发声练习        

2)分声部发声练习        

  3.教师根据自身在中小学一线教学经验,通过新课标解读,引导并帮助学生找出课前预习及弹唱中的问题,请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进行讲解示范。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中对长江的赞美之情。用拟人化的歌词,来抒发情感,表达对长江的赞美。        

  2)注意歌曲的前奏是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的先现,需要把控好。        

  3)歌曲的三个部分需用不同的伴奏音型和音区来弹奏。        

4)全曲强弱变化、情绪起伏需要格外注意。        

5)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小学生注意歌曲的演唱情绪,体会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4.学生根据教师讲解与示范进行练习,教师重点三个段落之间的变化,用对比演奏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正确的奏法。        

                         

  5.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二、取得成效        

本节课通过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教学,通过以点带面,以几名同学的弹唱为基础,提出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中小学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式,从学习中体会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授课教师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也是市兼职音乐教研员,多次为全市音乐教师进行新版课标的解读,并作示范课,疫情期间录制多节音乐课,放在哈尔滨市教育云平台播出,供全市学生学习,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弹唱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但是对部分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在指导上对学生的基础考虑得稍显不周。        

         

   


案例4:游子吟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小学歌曲弹唱        

授课教师/职称        

吕爽/副教授  姜雪/讲师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        

课程性质        

þ必修  ¨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1/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音乐学2019/2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通过对歌曲《游子吟》的学习,学会用亲切自然的声音进行弹唱,并掌握前奏、间奏、尾奏及多种装饰音在歌曲中的弹唱方式。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体会对母亲的眷恋,以及游子在外漂泊的心情。        

案例教学        

内容        

1.通过对慕课的自学,能够为歌曲《游子吟》编配适合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        

2.引导学生掌握前奏、间奏、尾奏及多种装饰音在歌曲中的弹唱方法。        

3.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弹唱歌曲。        

思政要素        

切入点        

通过弹唱歌曲体会对母亲的眷恋,以及游子在外漂泊的心情,并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们体会到这种情感。        

         

教学策略        

讨论教学、混合式教学。        

   

三、案例实施  

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1.导入:提问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包括对该诗词和作曲家谷建芬的了解,特别是谷建芬为古诗词谱曲,为中小学生创作了百余首新学堂歌,对推动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自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中一一解决问题。        

  2.发声练习,学生完整弹唱歌曲《游子吟》。        

  3.(1)由学生本人对自己弹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2)进行生生互评,指出另一位同学在弹唱中的不足之处。        

                         

         

3)教师根据学生在弹唱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决,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讲解并示范。        

4)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小学生注意歌曲的演唱情绪,体会眷恋、游子的思乡之情。        

         

                         

         

  4.学生根据教师讲解与示范进行练习,教师重点讲解前奏、间奏、尾奏与各段落之间的连接奏法,不同装饰音的正确奏法与唱法。        

  5.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二、取得成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专业弹唱技能,还对古诗词和新学堂歌的结合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在中小学推行新学堂歌有一定的作用,并通过歌曲让学生对游子思恋家乡的心情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成果显著,通过学习对原曲创作的前奏间奏和尾奏以及三段体、多种装饰音的弹唱方法,都有了进一步的的学习。但学生在多种伴奏音型的拓展学习上稍显不足,需在课后多加练习。        

         


案例5:今天是你的生日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小学歌曲弹唱        

授课教师/职称        

吕爽/副教授  刘媛媛/副教授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        

课程性质        

þ必修  ¨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1/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音乐学2019/2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通过对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的学习,掌握同音连线、切分音、变换拍子以及多段反复不同旋律的弹唱方法。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案例教学        

内容        

1.通过课前自学,能够为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编配适合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        

2.学习同音连线、切分音、变换拍子以及多段反复不同旋律的弹唱方法。        

3.注意前后AB部分的不同弹唱方法。        

思政要素        

切入点        

通过弹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用橄榄叶、麦穗等借物抒情,体会歌曲。        

         

教学策略        

讨论教学、混合式教学。        

   

三、案例实施  

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1.导入:提问学生弹唱过或知道哪些关于祝福祖国的歌曲,有哪些体会?课前自主练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学生课前自主观看慕课        

         

  2.发声练习,学生按照课前预习,完整弹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3.学生互动,找出彼此弹唱中的不足,根据教师的指导,解决自主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练习。同时教师对该作品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并示范。        

1)生生互动,找到不足,提出疑问。        

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自主练习中的问题进行重点练习。        

3)教师讲授该作品的重难点问题。        

①学习有同音连线的特性节奏、切分音、变换拍子。        

②三段歌词使用不同旋律的编配和弹唱方法。        

③AB段根据情绪的的不同变换不同的伴奏音型。        

④体会橄榄叶、白鸽等歌词的寓意,以及在弹唱中体现对祖国生日的祝福之情。        

⑤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4.领会学习内容,再次完整弹唱作品。        

5.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二、取得成效        

本节课学生学习了该作品的编配和弹唱方法,掌握了三段不同旋律和歌词的编配方法,以及歌曲中的特殊节奏等专业知识与技能。本节课还通过歌曲的学习融入了思政理念,体会对祖国的赞美与祝福。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环节丰富,教学目标已达成,师生配合及互动较好,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弹唱,教学中较好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本节课前奏部分的特殊节奏型,需要学生弹奏得更加准确。        

         


案例6:露营之歌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小学歌曲弹唱        

授课教师/职称        

吕爽/副教授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        

课程性质        

þ必修  ¨选修        

案例学时/总学时        

1/32        

授课对象及人数        

音乐学2019/2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þ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案例设计  

本次课程目标:通过对歌曲《露营之歌》的学习,编配适合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用激昂的、饱满的情绪弹唱歌曲。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该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联精神,感受抗联战士的英勇顽强的作风。        

案例教学        

内容        

1.学生课前查找抗联资料,了解歌曲背景,能够为歌曲《露营之歌》编配适合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        

2.引导学生掌握该歌曲的情绪。        

3.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弹唱歌曲。        

思政要素        

切入点        

通过弹唱歌曲来传承抗联精神,并将抗联精神通过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传递给中小学生。        

         

教学策略        

讨论教学、混合式教学。        

   

三、案例实施  

500字以上,图文并茂)        

一、实施过程        

                         

          

         

         

1.导入:请学生说一说课前查找抗联歌曲的资料。        

《露营之歌》        

作词:李兆麟、于天放、陈雷等集体创作。        

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东北抗日联军奋起斗争,在长达14年之久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露营之歌)就是诞生在这个时期的,广泛流传于抗联部队,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和夺回我河山的坚强意志,激励着抗联战士们英勇战斗,夺取胜利。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曾编入东北小学课本。人们把“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这两句歌词作为座右铭,以激励人生,这首歌今已经成为著名的历史革命歌曲,为弘扬抗联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特向大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各界推荐这首歌曲,愿我们不忘国耻,精诚奋发,强我中国,壮我中华。        

         

                         

         

         

2.发声练习,学生根据课前的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编配,完整弹唱歌曲《露营之歌》。        

3.学生讨论弹唱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问题。        

1)本曲节奏变化较为丰富,学生弹唱中应注意各类节奏的准确性。        

2)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抗联战士演唱时激昂的情绪。        

3)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变化。        

  4.按节奏朗读歌词,深刻体会抗联战士不怕困难、英勇不屈、取得最终抗战胜利的决心,并完整弹唱该作品。        

  5.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二、取得成效        

    学生学会通过编配弹唱抗联歌曲《露营之歌》,体会抗联战士歌唱时的情绪,激励学生,并让学生将这首作品及抗联精神通过中小学音乐课堂传递给中小学生。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学生能够较好为歌曲《露营之歌》编配伴奏,并用较为激昂的情绪进行弹唱,但对于抗联歌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继续查到资料,包括音视频和文献资料,以更好的了解历史,赓续红色抗联精神。        

         

   

   

关闭

上一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于强:旅游电子商务 下一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赵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快速导航 |  哈尔滨学院  

版权所有:哈尔滨学院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