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预习生物氧化的相关知识。教师:(1)在学习通上提前发放相关视频和课件;(2)准备本课的知识点,学习通平台上发布测试题。学生:(1)在学习通平台上观看相关视频和课件;(2)完成自学成果的检测(做测试题);(3)小组设计角色分工和任务等。 让学生提前熟悉知识点,带着问题进课堂。
2.新课导入:人体的心脏为何能够持续有力的搏动?运动员为何能够力拔千斤,飞驰如电?设问,激发学生思考。
3.教学过程:
任务一:在课前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小组研讨活动,让小组研讨体内生物氧化和体外燃烧的异同点。通过讨论,将学生被动听课的状态转变为主动思考。
任务二: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法”演绎出来两条呼吸链的组成和传递顺序。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及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观察小组同学的“演绎”,让学生总结知识点,并对学生提出问题。 配合教师完成知识点的总结。
4.归纳总结:根据板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由教师引导同学进行总结 跟随教师思路,互动完成总结。 清晰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随堂测试与作业
(1)利用学习通平台发放测试题练习
(2)布置作业发放测试题及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通中的测试题,巩固知识点。
二、取得成效
1.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调动了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参与到了角色中,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比例及热情。
2.通过角色扮演的课前预习,学生们能够较好的熟悉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利于课程相关的重点及难点知识点的掌握。
3.通过角色扮演,同学们能较为深入的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知识点细节的把控,同学们能理解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三、教学反思
1.反思成功之处
第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问题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基本原则。本堂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及技术。第三,本次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反思不足之处
本次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良好,但仍有不足之处。第一,本堂课注重板书教学的作用,但由于黑板吸光,写的字不容易被后排学生看见。第二,怎样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点有机融合也是今后教师继续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教学反思,在肯定教学长处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教学上的不足,并为以后教学的完善和提高奠定了基础。
|